专业类别(代码): 材料与化工(0856)
一、培养目标
材料与化工硕士专业学位是与材料、冶金和化工行业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学位。本学位点围绕材料、冶金和化工行业需求,立足中原,面向全国,进行人才培养。主要培养材料工程、化学工程、冶金工程等行业领域,具有产品研究与开发、技术开发与应用、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改造、工程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二、类别简介及研究方向
材料与化工硕士专业学位属于工程类专业学位。材料与化工是研究材料、化学及相关工业中所进行的物理和化学过程规律以及应用技术,主要涉及材料工程、化学工程、冶金工程等行业领域,服务于金属材料、新能源材料合成制备、复合材料、绿色化学合成制备、资源转化与利用、金属冶金等产业。材料与化工相关领域方向范围大、口径宽、覆盖面广,且伴随着社会发展对资源、能源和材料的需求,正在向众多高新科学技术交叉融合的方向发展。
该专业下设如下研究方向:高性能金属材料、铸造合金及复合材料、近净成形及控制技术、先进连接材料与技术、先进陶瓷与耐火材料、绿色环保冶金、高温难熔金属冶金及加工、新能源材料化工、资源转化与利用、绿色化学工艺。
三、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
1. 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2. 学位论文指导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校外导师协助校内导师共同完成研究生的培养任务。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等环节的指导工作。聘请的校外导师一般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有高级技术职称。
3. 培养方式分全日制或非全日制两种:全日制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最长不超过4年;非全日制基本修业年限可比全日制适当延长,但最长不超过5年。
四、课程学分及学分要求
1. 课程设置
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由学位课、非学位课组成,原则上在两个学期完成(课程设置附表)。其中,学位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非学位课包括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和技术创新选修三部分。同等学历或跨学科、专业攻读全日制材料与化工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本领域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2-3门;补修课一般由学生选修,导师同意,通过自学或跟随本科生听课方式进行,需考核并记录成绩,但不计入研究生课程学分。
2. 学分要求
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由学位课、非学位课组成。课程总学分≥24学分(不包括必修环节的8学分),其中学位课≥12学分,非学位课≥12学分。
五、技术创新素质培养(必修环节)
必修环节有开题报告、中期检查与专业实践。其中开题报告和中期检查各计1学分;专业实践6学分,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不具有2年企业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1年,考核合格获得6学分。指导教师应为研究生制定详细的专业实践计划,指导其开展实践学习。实践期满后研究生要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培养单位应对研究生的实践环节进行考核,通过者取得相应学分。
六、学位论文
研究生在完成培养计划所有课程学分后,可结合专业实践开展论文研究工作环节,包括开题、中期检查、学位申请与答辩等环节。具体按照《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及开题工作的规定》(河科大研[2015]18号)、《河南科技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工作暂行规定》(河科大研[2010]18号)、《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暂行规定》(河科大研[2015]19号)和《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答辩管理办法》(河科大研[2017]32号)执行。
1. 论文类型与形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类型可采用研究类、设计类、技术类、软件类、项目管理类、调研(查)类等。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论文、设计或产品说明书、项目论证报告、案例分析、调研(查)报告等。
2. 论文开题与中期检查
开题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首要环节;中期检查是检查研究生个人综合能力及学位论文进展状况、指导研究生把握学位论文方向、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必要环节。
硕士研究生入学后在校内外导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完成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应积极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及技术攻关项目,注重选择有应用价值或重要的理论意义的内容作为论文的研究内容。开题报告需在本领域和相关领域专家参加的论证会上就课题的研究范围、意义和价值、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拟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案和研究进度做出说明,并进行可行性论证。通过开题报告评审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内容研究工作。
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第五学期完成中期检查。硕士研究生需在本领域和相关领域专家参加的论证会上汇报课题的研究进展、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目前存在的困难及下一步工作计划,专家组对其进行质疑并提出意见。通过中期检查后方可完成后续培养工作。
3 学位类型与答辩
学位论文是硕士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学位论文是一篇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或论证报告等,应有新见解或新成果。要求概念清楚、立论正确、分析严谨、计算正确、数据可靠、语言精炼、图表清晰、层次分明,能体现研究生具有宽广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严谨的学风。格式必须采用学校规定或认可的格式撰写。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答辩需进行预答辩与答辩。论文需有2位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需由5位本领域或相关领域的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专家组成,论文评阅和答辩应有相关的企业或研究院所专家参加。
七、学位申请与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材料与化工专业工程硕士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未达到学位授予条件而达到毕业要求者,准予毕业。
研究生学位授予按照《河南科技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河科大研[2017]31号)及学位管理相关文件执行。
附表: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开课单位 |
课程 代码 |
备注 |
学位课 |
公共必修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2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1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研究生英语 |
96 |
3 |
3 |
外国语 学院 |
|
|
高等工程数学 |
64 |
2 |
1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
|
工程伦理 |
18 |
1 |
2 |
法学院 |
|
|
专业基础课 |
高性能金属材料 |
32 |
2 |
2 |
材料学院 |
|
选1门 |
功能无机非金属材料 |
32 |
2 |
2 |
材料学院 |
|
冶金反应理论 |
32 |
2 |
2 |
材料学院 |
|
冶金传输理论 |
32 |
2 |
2 |
材料学院 |
|
高等无机化学 |
32 |
2 |
2 |
化工学院 |
M08-0856-001 |
高等有机化学 |
32 |
2 |
2 |
化工学院 |
M08-0856-002 |
分子计算与模拟 |
32 |
2 |
2 |
化工学院 |
M08-0856-003 |
金属材料工程案例研究 |
16 |
1 |
2 |
材料学院 |
|
选1门 |
无机材料工程案例研究 |
16 |
1 |
2 |
材料学院 |
|
纯净钢冶炼实践案例 |
16 |
1 |
2 |
材料学院 |
|
先进分离与分析技术 |
16 |
1 |
2 |
化工学院 |
M08-0856-004 |
化工制备与分离中试过程实训与解析 |
16 |
1 |
2 |
化工学院 |
M08-0856-014 |
非学位课 |
公共选修课 |
知识产权 |
16 |
1 |
1 |
法学院 |
|
必修 |
信息检索 |
16 |
1 |
1 |
图书馆 |
|
必修 |
专业英语 |
32 |
2 |
1 |
材料学院 |
|
必修 |
专业选修课 |
材料现代研究方法 |
32 |
2 |
2 |
材料学院 |
|
选3门 |
材料成形与加工技术 |
32 |
2 |
2 |
材料学院 |
|
先进连接材料与技术 |
32 |
2 |
2 |
材料学院 |
|
铸造合金及过程控制 |
32 |
2 |
2 |
材料学院 |
|
陶瓷结构 |
32 |
2 |
2 |
材料学院 |
|
材料强度与断裂 |
32 |
2 |
2 |
材料学院 |
|
表面技术 |
32 |
2 |
2 |
材料学院 |
|
金属凝固过程 |
32 |
2 |
2 |
材料学院 |
|
湿法冶金 |
32 |
2 |
2 |
材料学院 |
|
粉末冶金 |
32 |
2 |
2 |
材料学院 |
|
特种钢冶炼 |
32 |
2 |
2 |
材料学院 |
|
冶金电化学 |
32 |
2 |
2 |
材料学院 |
|
现代分析测试技术 |
32 |
2 |
2 |
化工学院 |
M08-0856-005 |
材料合成与制备技术 |
32 |
2 |
2 |
化工学院 |
M08-0856-006 |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
32 |
2 |
2 |
化工学院 |
M08-0856-007 |
绿色化工原理与应用 |
32 |
2 |
2 |
化工学院 |
M08-0856-008 |
高等波谱解析 |
32 |
2 |
2 |
化工学院 |
M08-0856-009 |
化工过程分析与模拟 |
32 |
2 |
2 |
化工学院 |
M08-0856-010 |
技术创新选修 |
材料工程进展 |
16 |
1 |
2 |
材料学院 |
|
选1门 |
近净成形新工艺 |
16 |
1 |
2 |
材料学院 |
|
有色金属冶炼新工艺 |
16 |
1 |
2 |
材料学院 |
|
新能源材料化学进展 |
16 |
1 |
2 |
化工学院 |
M08-0856-011 |
化学工艺的最优化方法 |
16 |
1 |
2 |
化工学院 |
M08-0856-012 |
科研道德与科学研究规范 |
16 |
1 |
2 |
材料学院 化工学院 |
M08-0856-013 |
必修 |
技术创新素质培养(必修环节) |
科研总结能力(开题报告、中期考核) |
开题 |
1 |
3 |
材料学院 化工学院 |
M08-5555 |
|
中检 |
1 |
5 |
材料学院 化工学院 |
M08-6666 |
|
技术创新能力(专业实践) |
|
6 |
3-5 |
材料学院 化工学院 |
M08-4444 |
|